三大終端化藥市場對比:各自Top5治療領域與十大品種
化藥產品各終端用藥額占總用藥額的69%,增長與總盤同步,態勢趨緩。在等級醫院化藥占比78%,2015年增長11.82%,抗感染和消化代謝為主要領域,上述領域大品種偏多。在零售終端化藥占比43%,2015年增長10.51%,消化代謝和心血管為主要領域,大品種基本為口服藥。在基層終端化藥占比59%,2015年增長22.96%,抗感染和心血管為主要領域,大品種基本為基礎輸液、慢病常見病用藥和抗炎針劑。
化藥占比穩定在72%左右
圖1數據顯示,2013~2015年中國藥品市場總零售額增速受國家零差率、醫保控費、招標降價等政策影響,市場規模增速持續下滑,從2013年的15.00%下滑到2015年的11.00%。化藥版塊趨勢同所有藥品,自2014年的13.94%下滑到2015年的12.24%。同時可以看出,隨著2015年醫保控費中合理用藥舉措的實施,中藥注射劑被限製使用,直接影響中藥在終端的表現,導致2015年起化藥終端增長高於總體藥品增長的幅度增加。從占比看,近年化藥用藥額占藥品總額的比重穩定在72%左右,是終端市場的主力用藥類別。
三大終端用藥概況
表1數據顯示:2015年,公立醫院(城市公立+縣級公立)藥品零售額占所有終端69%左右,其中化藥製劑占所有藥品的78%左右,高於所有終端的占比。可見在主流終端公立醫院,化藥占據絕對優勢地位。這與公立醫院西醫師居多,傾向於使用藥理藥效明確的化藥品種有關,同時,化藥在該終端增速略高於所有藥品。
藥店(社會藥店+網上藥店)藥品零售額占所有終端的22%左右,其中化學製劑占所有藥品的43%左右,低於所有終端的占比。藥店中藥用藥額占比較高,推測與藥店趨向處方藥慢病管理和大健康治未病有關,同時化藥在該終端的增速基本與所有藥品保持一致。
基層機構(公立鄉鎮衛生院+公立社區)藥品零售額占所有終端的9%左右,其中化學製劑占所有藥品的59%左右,同樣低於所有終端占比。生物製劑作為新型療法在基層占比不超5%,故中成藥占比在36%左右,這與全國基藥目錄化藥、中藥個數分布比重類似。同時,雖然諸多省份開始推進分級診療製度,但實際效果尚未明顯體現出來,化藥在該終端的增速高於所有藥品。
TOP5治療領域
表2數據顯示:等級醫院、零售藥店和基層醫院排名前5位治療領域充分體現了各終端的特征。等級醫院肩負著治療疑難雜症和重大疾病的重任,故除各科室均可使用的抗感染藥、疾病人群覆蓋廣泛的消化代謝藥外,血液、神經和腫瘤免疫晉升治療領域前5位。心血管類中藥注射劑較多,其在化藥領域排名反而偏低。零售藥店中消化代謝、心血管和抗感染領域排名靠前,可見常見病、慢性病和多發病等患者依然是藥店化藥消費的主要人群。很多抗腫瘤新藥由於尚未中標,無法在醫院銷售,因此藥店成為這些藥品的主要銷售渠道。泌尿生殖係統部分品種因其特殊性,消費者更願主動去藥店購買。基層醫院同樣顯示慢病和常見病的特征,同時咳嗽發燒和使用抗貧血和血小板藥物的患者較多,使得血液和呼吸領域排名靠前。
TOP10品種情況
表3數據顯示:等級醫院中化藥大品種以基礎輸液、消化代謝和高發病率慢病為主,而同樣屬於大類別的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和生殖泌尿係統以中藥大品種居多。在全球生物藥的流行趨勢下,生物製品在腫瘤免疫、神經係統、血液係統中嶄露頭角。
零售藥店化藥大品種除西地那非這類特殊產品和維生素及補充礦物質外,其他基本是口服醫院大品種,體現了等級醫院帶動藥店銷售的特征。
基層醫院化藥大品種除了基礎輸液和慢病常見病外多數為抗感染針劑,主要是大量鄉村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貢獻導致其大品種基本是抗炎藥物,具體品種的選擇受相應縣級醫院帶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