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6年的前三個月,CFDA連番公告,從針對化學藥品的“藥化注冊司關於征求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核查工作程序意見的通知”到“關於發布化學藥品注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再到“公開征求研製過程中所需研究用對照藥品一次性進口有關事宜的意見”。
各公告或征求意見稿指明了CFDA對化學藥製造業的激勵引導方向。結合醫改分級醫療、醫保“二保合一”等政策,2016年企業的戰略調整方向與應對之策越發變得關鍵,居高不下的成本已經不像以往低成本優勢的年代企業可以隨時任性“改改改”了。
必須創新與臨床價值並重
即便是新1類與新2類,立項亦有不小風險,必須順應政策風向
“關於發布化學藥品注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中指出,對於新1類(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和新2類(境內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藥)在新藥監測期的新藥,要具備“臨床價值”。這是政策層麵一再強調的,“全球新”的項目更是備受重視。
未在中國境內外上市銷售的創新藥注冊申請和轉移到中國境內生產的創新藥注冊申請,都屬於優先審評審批的範圍。艾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罕見病、惡性腫瘤、兒童用藥及老年人特有和多發的疾病更是CFDA所期望有突破的疾病治療領域。
新藥立項姑且不論藥物開發新機理風險與成功幾率,我國新藥定價機製尚未明確,國家衛計委對專利藥降價50%的談判案例更給研發型企業帶來信號——“以價格換市場”將是大勢。市場的選擇變得越發重要,惡性腫瘤以及老年人多發疾病如糖尿病等,將是企業積極布局的領域。
新藥的研發成本越來越透明,臨床前的分子機理、靶點篩選的技術也越發成熟,臨床前化學物質的項目價格也越發透明。然而,項目的失敗率,從篩選開始估算,即使知道機理也有99%的失敗率。臨床成本越來越高的現在,若要提高臨床試驗的成功率,必須在臨床前如動物和細胞模型等環節進行優化。
頭腦風暴:
迫於資金壓力,研發型小企業將致力於發展臨床前項目,籌資能力好的小企業會選擇1~2個項目推進到臨床Ⅰ期到Ⅱ期。大企業特別是上市企業等資金充裕的公司,則更多會采納技術轉讓的方式並購臨床Ⅱ期到Ⅲ期項目。
鑒於國際性項目的估值較為合理,在項目背景調查充足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我國企業收購國際優質項目預計會逐步增加。通過對項目的效率、成功幾率、機理和靶點的認識程度、動物和細胞模型試驗嚴謹性等橫向指標比較,企業會越來越傾向於與流程化可控的研發機構合作研發。
產學研項目雖然更易獲得政府基金扶持,但往往市場價值有限,大多數項目止步於臨床前,企業可轉化率低將進一步降低合作的可能性。
“一致性評價”影響幾何?
從仿製到改良,都逃不過與原研藥PK,搞不好大筆投入就“打水漂”,需充分評估項目的機會與風險
一致性評價從2013年開始摸索方法至今,真正能夠符合相關規定的,大概隻有在中國境內用同一生產線生產上市並在歐盟、美國和日本獲準上市的藥品。因此,沒有在歐美等市場上出口的藥品生產廠家,特別是口服基藥生產廠家,將麵臨新一輪行業洗牌。
口服基藥企業由於有時間限定和競爭前三家獲批一致性的雙重壓力,在原料的可及性和市場潛力的雙重評估後,市場銷量大的產品將有較多廠家願意投入,其中能夠豁免生物等效性試驗(采取體外溶出度試驗)的藥品更是競爭熱點。
原研藥或在歐美等國已經上市的藥品(即參比試劑)是否在國內上市,也是一個關鍵評判點。目前所要求的對照藥品一次性進口所需的資料,對國內企業而言獲取難度非常高。這意味著個別不能豁免生物等效性試驗且參比試劑國內無上市的藥品麵臨停產危機。
對原研藥無法追溯或者原研藥已經撤市的已上市藥品,國家總局明確了“不建議申請仿製”的態度,若廠家硬是要強仿,則不能按“一致性”仿製申報注冊,而需要按新藥的要求申報注冊。
此外,臨床必需但價格較低的產品,由於生產企業承擔不了一致性評價的高成本,也有停產的可能。
目前已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所對應的國內生產廠家,同樣也有時間限定和競爭前三家獲批一致性的雙重壓力,必須在3年內完成一致性評價。不過,由於參比試劑已在國內上市,暫無需擔心參比試劑獲取難度問題。
新3類(仿製境外上市但境內未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搶仿類藥品也是受對照藥品一次性進口影響較大者。現在CDE排隊臨床待批的時間已大大縮短,但獲得臨床批件後所需的參比試劑卻是新難題,而且尚未有確定新3類能轉成新4類(境內申請人仿製已在境內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的法規,這將大大降低企業或研發機構申報新3類項目的熱情。
無論是強調“一致性”的仿製藥還是“優效性”的改良藥,都要麵臨與原研藥PK,也都要麵臨參比試劑的選擇。臨床試驗資源缺乏是改良藥和大部分仿製藥項目所需要麵對的困境。
頭腦風暴:
一個仿製藥臨床BE試驗的成本高達200萬元,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待遇是與過期原研藥同一質量檔次的價格待遇,且過期原研藥也麵臨每年降價5%~15%的降價壓力。不少企業認為,企業過了一致性評價後即可獲得與過期原研一樣的價格而額手稱慶,然而從市場的角度看,過期原研與國產藥價格完全一樣時,終端購藥者將更有可能選擇性價比更高的過期原研藥。
改良藥更是需要通過臨床證明有明顯優勢。目前這類藥物暫無與原研藥價格掛鉤的定價政策,高成本投入對應的是中風險、中低回報的項目,這將分化目前一些企業的戰略。部分企業積極改造應對;部分企業被動改造,競爭對手沒有一家獲批一致性評價前絕不參與。已獲批上市的改劑型藥品特別是獨家劑型者,暫時沒有一致性評價壓力,過往價格若維持較好,將會繼續保持其獨占性優勢。
製劑出口與否?原研藥進口與否?
製劑國際化的評估是雙向的:國內企業考慮是否加入製劑出口行列,原研藥企業考慮是否進口及增加產品線
是否開始在國內生產製劑,並將產品出口至歐美國家?這是目前國內仿製藥企業分化的戰略態度。此改造成本包括廠房、管理流程和數據係統等,預計需要花費上億美元,國外藥品注冊的費用和臨床BE試驗的費用同樣也不便宜。昂貴的成本僅有大型國企集團和資金充足的上市企業才有能力投資改造。依托於我國強大的原料藥市場,我國製劑出口規模有望向印度看齊。
進口方麵,一致性評價的規則不明朗,會推動國內企業引進在歐美國家上市的產品,這仍待新5.2類藥(境外上市的非原研藥品<包括原料藥及其製劑>申請在境內上市)的注冊流程簡化新規頒布才能做進一步評估,產品進口價格、國內終端價格和進口藥注冊成本依然是項目重要的考慮因素。
進口原研藥,即新5.1類藥(境外上市的原研藥品<包括原料藥及其製劑>申請在境內上市),也將麵對國內降價壓力以及過一致性評價藥品的競爭衝擊。注重利潤核算的外企,在測評本土化生產後,若產品仍有利潤空間,將增加在華生產的相關產品線。
[結語]
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化藥企業將強者恒強,弱者逐漸被淘汰,需要作調整的往往是處於“中間位置”的企業。此類企業的未來發展將因個體的選擇而分化,要麽步入強者行列,要麽被邊緣化。
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年代,信息較封閉,走彎路損耗最大的是時間成本,路上仍有路可以走。而在當前這個信息時代,困難的是在龐大的信息量中獲取有效的信息,若走了彎路,回頭發現便已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