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評價“洗牌效應”:三類化藥競爭升級
4月1日,CFDA轉發關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有關事項。該征求意見稿一經定稿,將加快我國化學藥行業的洗牌。
征求意見稿三大看點
1、評價對象範圍明確,將促進我國藥品一致性評價的發展
此前關於一致性評價的政策,主要是指化學藥品新注冊分類實施前批準上市的仿製藥,凡未按照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則審批的,均須開展一致性評價。征求意見稿將一致性評價的評價對象範圍明確,評價對象範圍不僅僅是國產仿製藥,還包括了進口仿製藥和原研藥品地產化品種。
這意味著進口仿製藥和原研藥品地產化品種都要參與一致性評價,這將推動原研藥品地產化品種分享原研藥的數據,已在歐、美、日上市的進口仿製藥分享其國外臨床研究數據,以上數據的獲得將大力促進我國藥品一致性評價的發展。
2、非基藥口服藥產品再次重申“三年”時限
征求意見稿公布了2018年底前須完成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品種目錄,即於2007年10月1日前批準上市的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年版)中的化學藥品仿製藥口服固體製劑共計292個藥品通用名稱。值得注意的是,幹混懸劑、混懸液和口服溶液劑的劑型都不在目錄清單,這意味著CFDA其實對基藥目錄清單已做刪減。
征求意見稿對於這292個藥品通用名以外的化學藥品仿製口服固體製劑,自第一家通過一致性評價後,三年後不再受理其他藥品生產企業的同品種一致性評價申請,再一次重申了非基藥口服藥產品自首家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後,其他藥品生產企業的相同品種原則上應在三年內完成一致性評價的“三年”期限。
由於評價對象明確了進口仿製藥和原研藥品地產化品種也參與,這意味著目前競爭產品有進口仿製藥和原研藥品地產化的廠家,應開始積極布局一致性評價,因為保守估計,一致性評價所有試驗的完成最快需要15個月。
3、一致性評價的方法學和流程基本已確定
征求意見稿結合了最近CFDA發布的《普通口服固體製劑參比製劑選擇和確定指導原則》(2016年第61號)和《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程序(征求意見稿)》,對參比製劑的選擇和確定、一致性評價的研究內容、一致性評價的程序、一致性評價的複核檢驗與核查、一致性評價的保障措施,以及一致性評價的方法學和流程做了概述。
不過,對於一些細節,比如具體產品對應的參比製劑目錄,以及符合《人體生物等效性豁免指導原則》可采取體外溶出試驗的方法進行一致性評價的品種目錄還沒有公布。這意味著企業還得“摸著石頭過河”自行摸索了。
哪些品種競爭升級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更多是對目前已發布的規則再一次的總結。
評價對象明確包括進口仿製藥和原研藥品地產化品種,這意味著化學藥的競爭升級。292個基藥目錄品種,原研藥品地產化品種,國內外廠家在歐、美、日和我國同時上市的仿製藥品種,三類品種的生產廠家將要開始與時間賽跑。
這個競爭過程充滿了風險和機遇。風險主要表現在參比試劑選擇的不確定性和臨床資源的缺乏,機遇則是越早過一致性評價的廠家越能享受市場獨占性的政策福利。預計洗牌主要出現在以上三類品種且生產廠家較多的品種之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