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Tel: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川大路585號
郵編:201299
電話:+86 (21) 5859-1500(總機)
傳真:+86 (21) 5859-6369
© 2023 上海hjc黄金城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 滬ICP備10216606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1502018888號 | 網站地圖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生物藥CMO的成功要素:一是有平台化的技術,能生產不同地區的不同產品;二是技術承接能力,能對接各個研發時期;三是達到全球標準的質量體係;四是與受委托方之間良好溝通。
近日,勃林格殷格翰與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張江藥穀”)宣布,雙方合作建設的勃林格殷格翰中國生物製藥生產製造大樓順利交接。這意味著我國生物藥合同製造外包(CMO)試點邁出了堅實一步,也為生物創新藥開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製度試點提供了落地條件。
雙方於2013年6月宣布在上海張江打造跨國藥企在華首個運用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生產的生物製藥基地,張江藥穀用時兩年完成大樓建設,勃林格殷格翰預計將引入與國際接軌的專業設備、工藝、技術和標準,預計於2017年一季度正式投入生產。
就在此前幾天,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製度的意見》提出針對新藥開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製度試點。因此,創新生物藥的商業化CMO政策有望破冰,該大樓的交接時間點可謂恰到好處。“這將有利於推動我們張江一大批研發型企業創新成果的快速產業化,為中國生物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蘭忠表示。
突破生產瓶頸
近年來,國內生物藥的研發水平有了長足進步,但產業化未能齊頭並進。其中的重要原因在於,我國生物藥產業不允許製造外包,必須自建工廠,客觀上對中小型創新主體形成了高門檻。
在此次藥審改革中,針對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製度試點,CFDA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我國藥品批文隻批給有《藥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改革後將實行持有人和生產企業相分離的製度,藥品批文也可以批給科研人員和研發單位,這樣不僅鼓勵更多的科研人員投入到新藥研發,還能減少重複建設。
王蘭忠介紹說,張江已集聚了5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300多家為中小型創新研發企業,新藥臨床和生產的獲批率是全國平均水平3倍以上。
據統計,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抗體藥物共4個,其中張江高科技園區擁有3個;我國擁有進入新藥審批程序的抗體藥物5個,其中張江高科技園區擁有4個。目前,張江高科技園區擁有獲準進入臨床的抗體藥物共有15個,其中處於臨床Ⅰ期研究階段藥物3個,處於臨床Ⅱ期研究階段藥物6個,處於臨床Ⅲ期研究階段藥物6個,並有40個抗體藥物處於臨床前階段。
然而,張江新藥研發的產業化卻是“老大難”問題,因為以前拿批文必須要有標準工廠,這對投入的要求非常高。以抗體藥物為例,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1000L規模生物反應器生產線需要約1億美元,不少研發者不得已將專利或技術轉讓出去,這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其創新研發積極性。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製度啟動試點,將為生物藥的代工模式提供法律依據。
“我們希望進一步加快生物藥基地的建設,啟動生物藥合同生產試點,將原本生物藥產業鏈中的‘生產瓶頸’變成‘服務平台’。藥物研發型企業隻需專注在創新藥物本身的開發,而藥物生產企業會專注商業化生產工藝和質量控製,從而幫助研發企業的在研新藥實現產業化,並使其價值最大化。”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家立博士表示,目前生物製藥部門的中試平台在BI張江的生產基地內,團隊人數達到56人,未來一年多,除了平台的硬件建設外,軟件方麵也至關重要,公司會以外部吸納和內部培養的方式使團隊規模在2017年投產時達到150人。
CMO四個成功要素
實際上,還有不少企業同樣看好生物藥CMO領域的發展前景,開始或準備籌建生物藥生產基地。今年4月,藥明康德的全資子公司藥明生物就宣布在其無錫生物製藥研發生產基地開工建設總投資1.5億美元的國際生物製藥生產工廠,計劃安裝14個2000升流加式細胞培養和2個1000升灌流生產反應器,項目於2017年1月建設完工,進一步提升藥明生物藥物委托生產的能力。
在羅家立看來,除了投資資金門檻和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外,生物藥CMO有四個成功要素:首先是合同生產必須有平台化的技術,能生產不同地區的不同產品,如果技術太專一就很難為更多企業服務;其次,要具有技術承接能力,產品在研發上市過程中分為半成熟期、成熟期、完全成熟期,CMO企業需要在各個時期都能對接;第三,要達到全球標準的質量體係,才能保證委托方的質量要求;最後是委托方與受委托方之間良好的溝通,“不要小看客戶關係的管理,這往往決定了委托和受托之間合作的成功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