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生物藥靶點引熱議紮堆研發恐再現

2015-11-12
|
訪問量: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創新生物藥開發已經走過30餘年,該類藥物對許多威脅生命的慢性疾病具有明確的臨床治療優勢,2014年全球十大暢銷藥物中,用於治療惡性腫瘤、類風濕關節炎、糖尿病三大領域的生物藥成為最具希望和發展潛力的研發領域。

生物藥考驗轉化醫學
生物藥雖然風險很高,但也提供著高回報。如今,在稅收及創業政策優惠支持下,各地生物醫藥園區快速成熟,高端人才引進、藥品審評審批改革及專利保護政策的升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天使和政府引導基金參與生物製藥研發當中。美國葛蘭素史克生物藥CMC總監劉傳良在大會發言中指出,生物藥研發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資金,且相較傳統化藥研發成本更高。“雖然我們已經有了數不勝數的化藥產品,但仍有更多的疑難雜症依靠傳統化藥難以解決,典型的就是以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為代表的神經係統疾病、惡性腫瘤、器官組織壞死等,如何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地研發生物新藥,對轉化醫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近幾年,有關腫瘤免疫治療的好消息不斷傳來,繼美國FDA於2011年批準antiCTLA-4用於治療黑色素瘤,PD-1抗體也在2014年獲準用於同類腫瘤,並提前結束肺癌Ⅲ期臨床試驗;CAR-T技術在白血病治療方麵也有巨大成功。一係列成果的出現,使美國《科學》雜誌在2013年把腫瘤免疫治療推為當年最大的科學突破。
CTLA-4、PD-1、PD-L1等熱門靶點同樣引起了國內生物製藥領域的廣泛關注,並頻頻出現在眾多生物藥研發會議議程當中;不僅如此,不少具備創新藥研發實力的藥企,已經開始聚焦這些新的靶點,踐行生物類似藥研發,近期頗為引人關注的恒瑞醫藥向創新企業Incyte授權的單抗藥物SHR1210正是屬於PD-1單抗。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質與多肽藥物重點實驗室主任閻錫蘊進一步表示,中國製藥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創新能力與日俱增,除了緊跟國際最新研發方向,國內學術界也在反思如何更好地支持國內產業創新。“基礎學術科研人員過去非常強調SCI文章,發現了一個新靶點或解析了一個新結構往往迫不及待地發SCI文章,但這等於無償為海外製藥公司提供了線索和啟示;從基礎研究向產業轉化,我們的技術是不是真正能夠符合社會需求,為國內醫藥產業升級服務,這也是國內學術界麵對的問題,如何把在國內發現的新靶點和新結構順利在國內產業化,這需要基礎研究人才與產業人才加強對話與交流。”

政策利好研發紮堆
2006年EMA逐步建立了生物類似藥的審批途徑,2012年EMA正式發布《單克隆抗體生物類似藥的非臨床和臨床要求》,並於2013年更新版本,成為歐洲生物類似藥的重要指導原則;美國也緊隨其後,2009年美國FDA出台了生物類似藥指導原則,2013年FDA出台了生物類似藥用戶收費方案;近年來,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均相繼發布了生物類似藥審批草案,生物類似藥產業風口正式來襲。
生物藥大門正麵向全球開放,生物類似藥的政策頂層設計愈發迫切。2015年3月,《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對外發布,首次明確了我國藥品監管部門對生物類似藥(biosimilar)的定義、注冊分類,及其藥學、非臨床、臨床研究與評價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事實上,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雖然在政策支持下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避免化學仿製藥過度重複申報發生在生物藥領域,研發盲目紮堆顯然也麵臨著如何平衡風險的挑戰。蘇州金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彭紅衛認為,與傳統化藥研發曾經遇到的情況類似,研發紮堆可能有些是技術水平原因,有些是資金原因。“中國製藥行業喜歡一窩蜂搞研發,某個靶點很好大家都願意上項目,一個因素是靶點已經被證明,開發風險較小,另外國內資金雖然龐大,但仍難以承擔長期研發風險,完全做新靶點風險極高。”
某生物醫藥公司經理也有近似的看法,他表示,很多企業同時做一個靶點,而且都是國外的靶點,隻能跟在人家後麵,價值十分有限。“生物藥研發和生產成本很高,不太可能出現化藥一個品種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批文的情況,可能最終獲益的生物藥研發企業就兩三家,但這也是生物製藥產業創新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陣痛不可避免,產業整合最終將從量變到質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