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2015國際(河南)新藥研發論壇與技術轉移對接會

2015-05-18
|
訪問量:

會議簡介

繼2014國際(河南)新藥研發論壇及技術轉移對接會(2014,5,中國鄭州)取得巨大成功後,第二屆國際(河南)新藥研發論壇及技術轉移對接會將於2015年6月在中國河南省鄭州市舉行,今年的主題是:科技與市場。

會議主辦方將在保持並適當擴大上一屆會議規模的基礎上,擴大會議報告人的邀請範圍,爭取將新藥研發領域全世界範圍內有名望的專家匯集到鄭州。包括美國普渡大學教授及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根岸英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前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部主任林國強教授;鄭州大學副校長常俊標教授;前默沙東全球研發副總裁,現美國安進公司全球研發副總裁張明強博士;前美國默克資深科學家,全球十大藥物之一Januvia的發明人杜薩普?金博士;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美國化學會亞瑟?科普學者獎獲得者Jon Ellman教授等,以及其它多名來自國內外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和藥物研發企業的科學家將出席會議。

會議的研討範圍除了包括化學,生物等科研領域,還將擴展到知識產權,商業運作等新藥研發相關領域。我們希望能為會議參加者提供一個新藥研發領域,包括科研和商業的全麵的交流和研討平台。通過會議,與會者將會對如何發現新藥,以及新藥研發過程中會涉及哪些問題,包括從實驗室到臨床再到市場,有更好的理解。一個新藥的發現需要很多人的參與,以及億萬元的投資,但隻要我們有信心,我們就有可能在我們生活的這塊偉大的土地上,發現很多重大的藥物來提高和改善人們的生活。

報告人簡介


根岸英一教授簡介

美國普渡大學教授,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根岸英一教授於1958年在東京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63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博士學位。1966年加入普度大學赫伯特·布朗教授(197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1972年擔任雪城大學助理教授,展開應用於有機合成的過渡金屬催化有機金屬反應研究,隨後於1976年晉升為雪城大學副教授,1979年應邀返回普度大學就任教授,並於1999年任該校“赫伯特·布朗”名譽教授。


根岸英一教授在金屬有機化學和有機合成方法學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因其傑出的化學成就,他獲得了無數的獎項和榮譽,其中包括1987年J.S. Guggenheim Fellowship,1996年日本化學會獎,1998年美國化學會有機金屬化學獎,1998至2001年德國亞曆山大洪堡基金會資深科學家研究獎,2000年英國皇家化學會Sir Edward FranklandPrize獎,2007年Yamada-Koga Prize獎,2010年美國化學會ACS Award for Creative Work in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獎,2010年日本文化勳章,以及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根岸教授目前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以及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院士。



林國強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

林國強教授1964年畢業於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化學係,1968年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師從周維善院士,1981-1982年赴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1986-1987年赴美國史克藥業研發部和匹茲堡大學做訪問科學家,1990-1999年曆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2014年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任。現任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科院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等學術委員會主任。


林國強教授主要從事昆蟲信息素及活性天然產物的全合成、不對稱催化反應、生物催化反應和藥物小分子的研發,已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中、英文著作3本,授權中國專利40餘項、美國專利1項,PCT3項,技術轉讓9項。

林國強教授目前擔任《中國科學:化學》和《化學學報》副主編、Tetrahedron/ Tetrahedron Letters 出版物理事和地區執行編輯、Bulletin of Korea ChemicalSociety顧問委員。

林國強教授1992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87年和2013年二度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2年被評為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獲2014年度陳嘉庚化學科學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專利金獎和中國化學會“手性化學成就獎”。



張明強博士

英國皇家化學會院士,美國安進生物醫藥研發(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明強博士曾任美國默沙東公司全球研發副總裁、亞太區研發總裁,現任安進生物醫藥研發(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法人; 美國安進公司負責亞洲研發業務的研發副總裁,同時兼任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研發執委會主席以及福建省政府生物醫藥產業顧問團團長。


張明強博士從事新藥研發20多年,在中樞神經、腫瘤、炎症和病毒等疾病領域的新藥研發中,多有建樹,已發表/發明100多篇論文/專利。他領導開發和作為第一發明人的全球首創肌鬆藥拮抗劑Sugammadex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成功上市, 年銷售約3億美元。

張明強博士是英國皇家化學會院士,全英華人生命科學院院士並擔任歐洲藥物化學聯合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MedChemComm雜誌副主編。他是2007年英國皇家化學會“莫肯-坎貝爾”紀念大獎得主,也是2008年蘇格蘭“尼科舍斯”生命科學創新獎獲得者。

在加入安進公司之前,張博士曾任美國默沙東公司全球研發副總裁、亞太區研發總裁。幫助公司建立了跨國藥企在中國最大的研發中心“默沙東研發(中國)有限公司”並擔任創始董事總經理、法人。張博士還創建過研發型企業,其中致力於抗病毒新藥研發的ViroChem公司於2009年以3億8千萬美元為美國Vertex公司所兼並。



王印祥博士
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科學家

貝達安進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印祥博士是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科學家,貝達安進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博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2003年王印祥博士回國創建貝達藥業有限公司,同年籌建北京新藥研發中心,主持完成了國家一類新藥“鹽酸埃克替尼”的相關工作,它是中國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化學藥1.1類),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及“863國家重大新藥專項”。



常俊標教授

鄭州大學教授、副校長

常俊標教授1986年畢業於河南大學化學係,1989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95年10月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1996年~1997年在鄭州大學化學係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1997年~1998年在美國Georgia大學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9年開始任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2000年~2002年在美國Novartis基金研究所做訪問科學家,2006年5月至今任鄭州大學副校長,河南省化學會副理事長,河南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南省分析測試中心主任。


常俊標教授主要從事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抗病毒藥物的合成(乙肝、艾滋病),先後主持完成8項國家、省部級重大攻關項目,1項美國NIH自然科學基金,11項國家、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傑出人才創新基金,1項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

常俊標教授先後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專利19項。所研究開發的抗艾滋病病一類新藥FNC已成功轉讓並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際專利



曹國慶博士

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研發副總經理

曹國慶博士畢業於上海複旦大學,隨後赴美留學,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95 -1999年曹博士在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師從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Michael Brown,Joseph Goldstein博士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Helen Hobbs教授從事膽固醇代謝及心血管疾病研究。1999年加入美國禮來公司,領導研究開發了多個臨床前化合物,包括正在三期臨床試驗的新一代心血管脂代謝藥物evacetrapib。從事新藥研發逾14年之久,具有豐富的新藥研發經驗和心得,已在國外雜誌發表文章逾七十篇,國際會議和大學演講報告三十餘次。


曹國慶博士曾研究開發4個臨床前化合物.,其中脂蛋白代謝和心血管藥物evacetrapib為三期臨床研究。

曹國慶博士現任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研發副總經理,國家第八批“千人計劃”專家。主要負責恒瑞創新藥的研究與開發。自加盟恒瑞,曹國慶博士負責恒瑞多個研究所的靶標選擇與立項,參加領導項目的先導化合物生成與優化,領導蛋白質與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究開發和幫助海內外項目引進,將恒瑞創新藥研發帶上一個新台階。



吉姆巴維克博士

ChemTract有限公司董事長

巴維克博士是ChemTract有限公司董事長和默克公司前高級科學主任。他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獲得有機化學博士學位,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進行博士研究。巴維克博士是在有機,藥用和天然產物化學,藥物發現和科學計劃管理方麵的著名專家。他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橫跨消炎,心血管,代謝,炎症和血栓形成等疾病領域。他領導的超過30人的團隊進行高度協作的攻關,並多次同跨學科項目團隊合作把臨床候選化合物推進到臨床二期。他對定量構效關係,化學結構,體外和體內的藥理學和毒理學,藥物代謝相關學科有深入的理解。巴維克博士最顯著的成就是發現Cancidas?-GS抑製劑治療嚴重真菌感染,為默克公司產生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在默克公司幾十年來,他引導的團隊在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和血栓形成的疾病等領域共進行超過20個項目的研究,並發現了12個臨床候選化合物,其中有5個進入了臨床,一個成為上市的藥品Cancidas ?。他獲得超過50個獎項,包括2006年美國化學學會化學英雄獎。




王社義博士

諾華製藥大中國區質量負責人、執行總監

王社義博士於南開大學和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分別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若歌大學(RutgersUniversity)從事博士後研究。他有近15年在美國從事藥品研發和生產質量管理方麵的工作經驗,先後服務於美國的輝瑞、PurduePharma、諾華等製藥公司, 曾任美國諾華製藥公司質量部總監。2008年,受諾華總部委派,王社義博士到北京諾華製藥有限公司工作,先後擔任製藥廠質量部總監、運營總監。現任諾華製藥大中國區質量負責人、執行總監。


王社義博士參與了中國新版GMP2010的修訂討論。作為編委之一,參與了由CFDA認證中心組織的《藥品GMP指南》編寫工作。作為教員之一,王社義博士參加了由CFDA主辦諾華協辦的“國家藥監局GMP檢查員高級培訓班”、由CFDA認證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舉辦的GMP培訓班、以及CFDA認證中心和一些省藥監局舉辦的GMP檢查員培訓班。王社義博士還是北京大學國際藥物工程管理碩士項目的特邀演講嘉賓和碩士論文指導教師。



汪俊博士
上海hjc黄金城生物學部副總裁

上海複旦大學兼職教授

汪俊博士本科畢業於上海複旦大學生物係生物物理專業,於日本神戶大學醫學部生理係獲得博士學位。先後任職於美國西南醫學中心藥理係-助教授(Dallas, Texas)、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Molecumetics 生物技術公司-生物部負責人、美國華盛頓大學病理係-副教授、美國默沙東公司-課題Champion(New Jersey)。汪俊博士長期從事基於藥物作用靶點的新抗生素開發,細胞信號傳導及抗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糖尿病及抗肥胖症的創新藥物研製。在日本留學及合作期間汪俊博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地開發了第一代腫瘤放射增敏劑,引起不小的轟動。在美國默沙東工作期間,他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平板黴素及平板素。此項成果先後發表在2006年 Nature和2007 年PNAS上。 文章發表後在美國乃至全球科學界引起極大反響,先後被Cell、Nature、Nature Reviews等雜誌專門點評,並被給予高度評價。隨後,國際上掀起了平板黴素和平板素的研發熱潮。汪博士因出色的研究業績多次榮獲國際獎學金和科學貢獻獎;多次受邀於劍橋大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等多所知名大學和學術機構做專題報告;並擔任五個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及多個期刊的審稿人。2008年汪俊博士應邀回到祖國,加入了CRO公司的高管團隊,在國內繼續領導新的團隊從事新藥的前沿研究。




喬納森.埃爾曼教授

耶魯大學教授、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埃爾曼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學士學位,自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博士後研究。在2010年加入耶魯大學之前,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係擔任教職18年並於1999年獲得教授職位。


埃爾曼教授現在擔任耶魯大學化學尤金·希金斯講座教授和藥理學教授,同時任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他的研究興趣主要在藥物分子與活性天然產物分子合成方法的研究與應用,作為該領域世界範圍內的著名專家,他的主要成就包括目前被廣泛使用的胺的不對稱合成方法和碳-氫鍵的功能化。

由於埃爾曼教授在科學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他在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包括十幾項重要獎項在內的大量獎項,同時擔任多家雜誌的編委會成員,其中包括:化學與生物、有機與生物分子化學、歐洲有機化學雜誌和高等合成催化等。埃爾曼教授是Argonaut、Ardelyx、 Symyx 和 Versicor等公司的科學委員會成員,也是Sunesis製藥公司的創立者之一。



杜薩普金博士

韓國Kainos藥物公司副總裁

金博士是在韓國KAINOS醫藥公司負責研究的副總裁。他從師美國匹茲堡大學有機化學教授丹尼斯?柯倫博士並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中西浩教授指導下做博士後研究。他於1990年8月作為高級研究化學家加入了默克公司,在參與的各種研究項目中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並有“魔術手”的美譽。在自己19年的職業生涯金博士為默克做出的最顯著的貢獻是發明了JANUVIATM,第一個治療糖尿病的DPP-4酶抑製劑。JANUVIATM結合JANUMET在2012年為默克公司帶來57 億美元的營收。此外,他還為DPP-4酶抑製劑課題貢獻了另外兩個臨床前化合物。因為他的成功,他被晉升為SeniorInvestigator。 2009年8月,他加入了設在韓國首爾的KAINOS醫藥公司並負責組建藥物化學研究實驗室。他目前領導化學團隊研究糖尿病/肥胖項目( DGAT- 1)和糖尿病項目。




遊書力博士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研究員
金屬有機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遊書力博士1996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係,2001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導師:戴立信院士),2001年至2004年在美國Scripps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04年至2006年在美國Novartis基金會基因組研究所擔任首席研究員,2006年回到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工作,獲中科院“百人計劃”資助,現任有機所研究員,課題組長,金屬有機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遊書力博士201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還獲Thieme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2010),AstraZeneca Excellence inChemistry Award (2011),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3),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2014)等榮譽。擔任Chem.Soc. Rev., Chem.Commun., OBC, ACS Catal., Adv. Synth. Catal., Asian JOC等雜誌國際谘委或編委,Organometallics雜誌副主編。



尤啟冬教授

中國藥科大學教授、藥學院院長

尤啟冬博士是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教授、江蘇省藥物分子設計和成藥性優化重點實驗室主任、藥學院院長。1978年-1982年,在原南京藥學院(中國藥科大學前身)學習,並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考入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研究生,先後與1985年和1989年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90年起,尤啟冬博士進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工作至今。1994年至1995年,在英國Strathclyde大學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訪問。1994年,被評為教授,1996年起擔任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副院長。2009年起擔任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院長、教授。尤啟冬教授的研究領域是天然產物的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製劑的合理設計等。




王克威教授

青島大學教授、藥學院院長

王克威教授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獲神經生理學博士學位,1988年至1993年在英國劍橋大學作為博士後從事離子通道的生物物理學和藥理學研究。1993年至1997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生理係作為博士後及研究員,從事離子通道的結構與生物物理功能方麵的研究。1997年至2005年間,在美國惠氏製藥公司神經科學研發部先後任高級和首席研究員並擔任課題團隊首席,從事離子通道靶點的鑒別、優化、先導化合物篩選以及研發治療癲癇、疼痛和神經精神等疾病的創新藥物。現任青島大學藥學院教授、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帶頭人, 同時兼任北京大學藥學院藥理學係教授、主任,麥戈文腦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2005年回國後,王克威教授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麵上基金、科技部863、973、重大新藥創製基金以及教育部985基金的支持,長期以來從事離子通道的神經生物學功能與創新藥物研發的應用研究。在Neuron、Nature Neurosci、Nature和PNAS等雜誌發表論文70餘篇、專著章節3部和專利申請7份。自2008年起擔任國際“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等雜誌編委,自2011年起擔任“藥學學報”雜誌編委和“神經藥理學報”雜誌編委、中國藥理學會理事、北京藥學會應用藥理專業委員會副組委。

王克威教授先後獲得2010教育部自然科學獎、2009國務院僑辦第二屆百名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傑出創業獎”和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等獎勵。


張仲寅博士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係主任

張仲寅教授198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並獲化學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並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94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成為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分子藥理學和生物化學助理教授,並於2002年成為教授。2005年到現在他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係羅伯特·A·哈裏斯教授及係主任,同時負責領導印第安納大學西蒙癌症中心的實驗和發展治療項目。


張教授長期從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的化學和生物學研究,重點放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結構和功能方麵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介導的信號傳遞及它們在腫瘤,糖尿病/肥胖症,自身免疫,和結核病的作用,以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小分子抑製劑的開發研究。他在國際同行評審期刊發表論文220餘篇,是國際上公認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研究領域的權威。張教授獲得了許多獎項和榮譽,包括1985年中美化學研究生項目(CGP)獲得者,1997年美國Sinsheimer學者獲得者,及1999年美國Irma T. Hirschl職業科學家獎獲得者。


季紅斌教授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研究員

季紅斌教授199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生物化學係,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化與細胞所博士學位,2000-2007年在美國哈佛醫學院做博士後及講師。2007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受聘於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任研究員。2008年獲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資助;2011年作為第二完成人獲得上海醫學科技二等獎;2012年獲中科院上海分院係統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稱號;2013年合作申請的“肺腺癌的分子分型及臨床應用”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季博士長期從事肺癌發病分子機理研究,利用臨床樣本在基因組水平進行係統性的研究來揭示肺癌致病基因,闡明這些基因的功能和機理,鑒定臨床上肺癌診斷和治療相關的重要生物學標誌物和分子靶標;還利用動物模型研究肺癌不同亞型之間潛在的轉分化並闡明肺癌轉分化的分子機理,揭示肺癌轉分化對治療耐受的作用。至今在Nature、CancerCell、J Clin Oncol、PNAS等期刊發表論文90餘篇,影響因子超過700,被引3000餘次。


孫祖越教授
複旦大學教授
中國生育調節藥物毒理檢測中心主任


孫祖越,中國生育調節藥物毒理檢測中心(世界衛生組織人類生殖研究合作中心)主任,複旦大學藥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前列腺疾病藥理毒理學、藥物生殖藥理毒理學研究和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主持了《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美國新藥安全性評價技術國際合作項目》和《上海市抗前列腺疾病藥物臨床前評價技術服務平台的建立和完善》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20個課題;發表了以《Reversible long-term toxicity of epristeride on Beagle Dogs》為代表的論文243篇;主編了以《前列腺藥理學》、《藥物生殖與發育毒理學》和《實驗用兔和大鼠常見畸形圖譜》為代表的學術專著6部;並兼任中國毒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毒理學會生殖毒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致突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藥品審評中心(CDE)審評和認證中心(CCD)GLP認證專家之職。



趙強教授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趙強教授200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係獲學士學位,同年留校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係攻讀博士學位, 2007年獲得生物物理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加入美國Scripps研究所Ray Stevens博士的研究小組,開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1 年作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加入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理學第三研究室,從事基於G蛋白偶聯受體(GPCR)的高分辨率結構解析以及基於結構的新藥發現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向:1、GPCR結構解析新技術開發與應用;2、自身免疫病、代謝性疾病中的關鍵GPCR的結構解析及其作用機製研究,以及基於結構的新藥開發;3、GPCR與下遊分子的複合物結構研究。


趙強教授現任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解析在心血管疾病、神經係統疾病等一係列重大疾病過程中的GPCR的三維結構,以及隱藏在相關三維結構中的受體-配體識別以及作用信息。


包駿博士

珅奧基醫藥公司的資深副總裁兼任首席商務官

包駿博士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微生物係,後獲得美國堪薩斯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約翰霍布金斯大學博士後和芝加哥大學金融專業MBA。


包駿博士現任珅奧基醫藥公司資深副總裁兼任首席商務官,同時也是董事會董事和代理首席財務官,負責公司的商務拓展合作、財務融資及企業戰略的工作。包駿博士有超過20年在產研結合的綜合經驗,在藥物研發、技術轉讓、許可和業務拓展、風險投資、創業和公司融資方麵擁有豐富經驗。在加入珅奧基公司之前,他曾擔任跨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全球業務拓展總監兼中國區主管,負責公司在全中國的業務發展和對外投資活動。在葛蘭素史克公司之前,包駿博士任職於美國著名癌症醫藥公司Onyx擔任企業發展和融資規劃總監。他還分別任職於總部在西雅圖的ICOS公司負責在腫瘤學領域內的技術許可和業務發展、西雅圖的腫瘤生物醫藥公司Cell?Therapeutics公司和總部位於辛辛那提的跨國巨頭寶潔公司擔任財務經理。包駿博士發表過文章30餘篇,是兩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創始股東,他還曾經擔任過百華協會的董事會董事。


王衛東博士

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王衛東律師對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領域的法律服務具有豐富的經驗,致力於與國際和國內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基金緊密合作,就基金的組成和投資提供法律谘詢服務,並且向企業家和初創企業提供在中國融資和經營的相關建議。王律師在互聯網、信息技術、電信、傳媒娛樂、生命科學、農業、教育、機械製造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


?此外,王律師在公司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發行及公司分營等領域亦具備相當豐富的經驗,曾參與紐約證交所、納斯達克、以及香港證交所的上市項目。在公司收購領域,王律師曾代表多家財富500強公司參與收購交易,具有豐富的國際交易經驗。在加入中倫律師事務所之前,王律師曾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製工作委員會工作,並在美國盛德律師事務所的芝加哥總部工作,還擔任過德恒律師事務所及美國德傑律師事務所擔任合夥人。

王律師曾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和美國密執安大學法學院任訪問學者。王律師曾任北京大學國際MBA項目兼職教授。王律師擁有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同時擁有楊百翰大學法學院比較法碩士學位。王律師擔任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獨立董事和美國公司SunnylifePharma Inc.的董事。另外,王律師還廣泛參與到生命科學領域的社會活動中,是美國律師協會醫療法委員會成員,還是百華協會(全球生命科學和醫療社團組織)會員。王律師是芝加哥大學中國校友會會長,校友會醫療論壇創始人以及歐美同學會2005委員會常務理事。此外,王律師還是北京中關村天使投資協會發起人之一,以及美國律師協會會員,擁有美國紐約州律師執照。

王律師的主要學術著作包括《兼並美國》(中信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翻譯《律師職業道德的底線》(蒙羅·H.弗裏德曼,阿貝·史密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並曾發表大量關於公司法及證券法的文章。


張誌民博士

強生創新商務合作全球副總裁

張誌民博士為強生創新商務合作全球副總裁,負責強生三個事業部(醫藥部、醫療器械和診斷部、及消費品部)在亞太地區的創新商務合作及策略,並負責創新基金的關係和合作。


加入強生前,張博士是默沙東(美國默克製藥公司)大中華區早期投資董事總經理,默沙東中國研發中心高層管理團隊成員。負責美國默克在大中華區技術轉讓、並購及對外研發合作、聯盟和合作夥伴的管理,以及風險投資。之前,張博士是美國協能基因控股集團資深副總裁。協能基因乃是美國生物技術先驅和奠基人之一的美國科學院院士William J. Rutter博士創建並領導的私募基金、投資控股公司和生物技術孵化加速器。協能基因投資的公司囊括生物製藥、基因組工程、蛋白組工程、治療性人源單抗、電子醫藥、醫療管理、營養醫藥、疫苗、蛋白藥物製造、幹細胞、臨床診斷和醫療器械等領域。張博士負責協能基因及麾下公司的事業拓展業務以及在中國的業務。張博士曾任職於麥肯錫谘詢公司,在中國、美國和德國等國家進行谘詢;曾在世界領先的並擔任北京奧運會組委會法律顧問的美國美富律師事務所(Morrison & Foerster) 的Palo Alto分所任注冊專利代理人;在當時全美第二大生物技術公司Chiron公司(現為諾華製藥) 擔任項目經理。

張誌民博士在南京大學獲生物化學學士學位,在德克薩斯州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獲生物醫學博士學位,其間他從師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攻讀MBA期間,張博士當選為麻省理工學院 (MIT) 全校研究生總會的財務長。他還入圍全球首創的商業計劃競賽 ― 麻省理工$50K企業家商業計劃大賽第12屆大賽的決賽圈。

張博士曾在Cell, Nature, Neuron, an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並擁有多項專利。張博士是百華協會 (BayHelix) 的創始會員和前任董事會主席和現任董事會成員。張博士還是中國同濟大學兼職教授、舊金山市駐華辦公室以及舊金山灣區委員會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戰略顧問。張博士經常應邀在生物醫藥、高技術等大會上演講,並被美國和中國的多家媒體采訪引述。

詳情請查看網址:http://www2.hhstu.edu.cn/hnmedicine/contents/2308/5349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