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製作
0.5%戊巴比妥鈉(劑量50mg/kg)腹部皮下注射進行麻醉,大鼠麻醉後正中切口進入腹腔;在十二指腸對係膜緣無血管區上用5號皮試針頭戳一小孔,通過腸壁穿刺孔將另一鈍頭5號皮試針插入十二指腸粘膜內的膽胰管開口並深入1cm;用兩枚顯微血管夾臨時夾住膽胰管肝門部和穿刺針,以防注射牛磺膽酸鈉時液體流人肝髒和十二指腸;用1ml注射器向膽胰管內勻速注射3.5%牛磺膽酸鈉(用藥劑量1.6ml/kg,注射速度0.2ml/min);注射完畢後繼續阻斷膽胰管上下端5min,可觀察到大鼠的胰腺出現明顯的局限性或彌漫性充血水腫,表麵腫大變硬,包膜張力增高,並可有少量血性腹水產生,說明動物模型已建立,移去夾在膽胰管上下端的顯微血管夾;用6個“0”絲線荷包縫合穿刺孔,兩層關腹。分籠安置大鼠。
慢性胰腺炎動物模型
自發性慢性胰腺炎大鼠使用自發性慢性胰腺炎大鼠(WBN/Kob rats)可以用在許多方麵的研究中,如在研究藥物對慢性胰腺炎的治療時,Redding等使用WBN/Kob rats研究炎症因子COX-2抑製劑對慢性胰腺炎的治療作用,發現大鼠的炎症浸潤和纖維化均明顯減輕。Hisada等給WBN/Kobrats服用troglitazone,4周後大鼠α-平滑肌動蛋白的表達,I、III型膠原的沉積均明顯減輕。自發性慢性胰腺炎大鼠也可以用於對慢性胰腺炎發病機製的探討,如Meili等發現WBN/Kob rats中分泌抑製蛋白(secretory tress protein,SSP)的合成和分泌增多,Graf R發現WBN/Kob rats中胰蛋白酶分泌抑製蛋白(pancreatic secretory trypsin inhibitor,PSTI-I)分泌增多。由此可見自發性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穩定可靠,用途廣泛,方法簡便。但此模型的缺點是實驗周期長,成本很高。該模型主要表現為慢性胰腺炎的早期特征,缺少晚期並發症的表現。
胰管結紮法
Widdison等不完全結紮雜種貓的主胰管,3周後,肉眼可見胰體、尾輕微萎縮和纖維化,光鏡下表現為小葉內纖維化和腺泡萎縮。5周時肉眼可見明顯的胰腺萎縮和纖維化,光鏡下表現為典型的慢性胰腺炎特征,間質纖維化增厚,慢性炎症細胞浸潤,部分腺泡破壞、纖維化,而未阻塞的副葉組織學表現正常。其機理可能為胰管壓力升高,胰液逆流入胰腺間質,腺泡破壞,引發組織炎症和纖維化。BoermaD等結紮了豬的胰管,發現在4周後即可出現胰腺功能、組織和生化的改變。如胰腺萎縮,胰導管內壓明顯升高,腺泡萎縮,同時有大量的胰腺星狀細胞增生,膠原明顯沉積,檢查胰液的分泌量和含有的澱粉酶和脂肪酶都明顯減少。KishiS等結紮大鼠胰管的方法研究慢性胰腺炎胰腺纖維化的機製,發現在結紮7d後,出現α-平滑肌動蛋白的表達,10d後明顯增多。此模型模擬慢性胰腺炎發病中胰管阻塞的病理過程,可用於研究慢性胰腺炎的發病機理及外科治療,結果穩定可靠,但手術具有一定的創傷,製備有一定困難,用顯微外科製備效果更佳。
蛙皮素注射法
蛙皮素是膽囊收縮素和胃泌素的肽類似物,它可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使胰蛋白水解酶分泌大量增加,達到能引起腺泡自溶的水平。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用蛙皮素注入動物腹腔誘導急性水腫型胰腺炎。依據急性胰腺炎的反複發作,最終形成慢性胰腺炎的病理過程,Neuschwander等給小鼠皮下注射蛙皮素,10周後形成典型的慢性胰腺炎纖維化特征[10]。WesterlooDJ等研究troglitazone對慢性胰腺炎的治療作用,將小鼠腹腔注射蛙皮素,發現在第7周時小鼠出現慢性胰腺炎的特征,如胰腺纖維化、胰腺星狀細胞數量增加,此藥治療可減輕胰腺損傷和炎症,減輕纖維化。用此種方法誘導慢性胰腺炎的方法符合慢性胰腺炎發病的過程,可用於探討慢性胰腺炎的發病機理和研究病理生理改變,模型穩定,但蛙皮素的成本很高。
二丁基二氯化物注射法
二丁基二氯化物(dibutyltindichloride,DBTC)是一種脂溶性物質,可經肝髒、膽囊排泄至胰管,引起胰管的細胞壞死和上皮增生,進而阻塞胰管。近年使用DBTC誘導慢性胰腺炎模型明顯增多。如Inoue等給大鼠尾靜脈注射DBTC,分別檢測注射後1、3、7、14、28 d後胰腺組織的病理改變,發現在1、3 d可見明顯的炎症細胞浸潤,7~28 d可見單核細胞浸潤明顯,在第7 d後可見胰腺實質纖維化,28d時小葉間的纖維化,腺泡萎縮明顯,組織中的胰酶、澱粉酶含量均下降。Sparmann等將DBTC注入SD大鼠,也得到了相類似的結果。OtteJM等為了研究慢性胰腺炎的發病機製,給予大鼠DBTC,發現一些生長因子對慢性胰腺炎纖維化形態的出現具有重要作用。這種病理過程符合人慢性胰腺炎的病理過程,可用於慢性胰腺炎發病機製的探討,尤其在近年來探討胰腺纖維化的機製及尋找有效的抗纖維化藥物中被廣泛地加以使用。采用單次注射的方法也較方便,模型成功率約80 %,成本較低。
三硝基苯磺酸胰管注射法
將SD大鼠的膽總管注射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enze sulfonic acid,TNBS)溶液。肉眼見動物在注射後即刻顯示胰腺組織的水腫,第4周胰腺組織的表麵蒼白呈不規則結節狀,部分大鼠可見胰腺萎縮。在光鏡下第3周可見出現局限性纖維化,第4周見典型的病理學改變,即胰管周圍及腺體周邊區小葉內纖維化,伴炎症細胞浸潤,局部腺體萎縮。TNBS誘導慢性胰腺炎的機製可能是在胰管內注入溶於乙醇的TNBS時,乙醇作為有機溶劑溶解胰管上皮細胞的粘膜屏障,使TNBS與細胞內組織蛋白結合形成抗原,激發針對胰管上皮細胞的免疫反應。或通過與抗壞血酸的相互作用,產生氧自由基導致胰管上皮細胞的毒性作用。該模型的重複性好,成功率高,且TNBS價廉,成本較低,但手術中需開腹進行胰管注射,手術有一定難度。
乙醇灌注法
有大量報道指出單獨灌注乙醇無法誘導慢性胰腺炎,但乙醇可加劇其他方法導致胰腺損傷的進程和強度。Portocarrero等采用大鼠注射DBTC,並在飲水中加入乙醇來加強胰腺打擊強度。還有用灌注乙醇聯合不完全胰管結紮的方法誘導犬的慢性胰腺炎;將小鼠連續8周喂以含食物熱量24%的乙醇,再腹腔注射蛙皮素誘導慢性胰腺炎;Tsnkamoto等發現給予喂食乙醇和高脂的Wistar大鼠,160d後,有20%~30%觀察到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學特征,如間質的纖維化、腺泡的萎縮等。這些模型的改變與人類慢性酒精性胰腺炎的病理學特征相似。另外還有Nihat等給Wistar大鼠膽總管注入含乙醇的液體,7d後形成慢性胰腺炎,可見小葉間纖維化、炎症細胞浸潤、腺泡細胞萎縮。由此可見,乙醇是慢性胰腺炎形成過程中重要的誘發因素,可作為建立慢性胰腺炎模型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