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製劑國際化——提高BE成功率的正確姿勢

2016-12-01
|
訪問量:
生物等效性試驗(BE試驗)是化藥仿製藥申報注冊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一致性評價的核心內容。CFDA最近頒布的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新政,對BE試驗的要求不管是技術層麵還是現場核查層麵,均提高到與美國藥監局標準一致,被稱為仿製藥市場最嚴厲的升級改革。麵對無法作假及BE試驗費用數倍攀升的大環境,“如何提高BE試驗成功率”成為時下熱議話題。
美國是仿製藥市場發展最為成熟的國家,也是對仿製藥質量要求最高的國家,這導致仿製藥BE試驗的成功率僅為48%左右。標準嚴、難度高是BE試驗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麵,FDA對BE試驗中的關鍵參數限定得較為狹窄,且不可隨意刪減樣本量,要求極為嚴格;另一方麵,許多高難度製劑產品體內外相關性差、個體差異大,造成所謂“體外溶出一致,體內生物不等效”的情況多有發生。BE試驗的失敗直接導致申報產品報廢,研究者要探索原因,重新研發及申報生產,並再次進行BE試驗,研發及時間成本均大大提高,為製藥企業增加沉重負擔。我們再次意識到,“如何提高BE試驗成功率”是仿製藥研發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提高BE試驗成功率,就是要把仿製藥做的和原研產品“一模一樣”。做的越“像”,一致性程度就越高。那麽如何做的“像”?從哪些方麵做得“像”?如何來評價做的“像不像”?哪些細節和技巧需要注意?我們分別從製劑製備角度和分析檢測角度來探究研發技巧。

處方做的“像”

處方做得“像”,指的是處方中的API(原料藥)和輔料均與原研產品保持一致。FDA網站僅披露處方中的輔料類別,即產品由原料藥與哪些輔料組合而成,而對於原料藥的晶形及顆粒度信息、每種輔料的規格以及所占的確切比例並無介紹。這需要我們通過相關專利或文獻信息推測獲取,或通過實際檢測獲得。在這裏,影響製劑一致性最重要的細節是API的晶型和顆粒度,以及功能性輔料的規格、使用比例和使用方法。

API的晶型和顆粒度是整個製劑產品的核心,特別是API占處方的比例越大,對處方的影響越明顯。多數難溶性藥物在體內的生物利用度與晶型有關,X射線衍射法則可以很準確地測定原研產品中API的晶型。如果產品在製備過程中,將API溶解於有機溶劑中,再噴液製粒,所得到的API往往是無定型態;這就與API混懸於水溶液中再噴液製粒所得到的晶型完全不一致,表現出的溶出行為也會不一致。如果忽略了這個關鍵細節,而通過其他手段硬把溶出曲線調節至與原研產品一致,也很有可能導致體內完全不同的釋放及吸收行為。當然還要注意的是,在仿製藥研發生產過程中製備工藝是否會使API晶型發生改變,因此製劑成品的複測有時也十分必要。

API的另外一個關鍵參數是顆粒度分布,難溶性藥物的顆粒度大小與溶解度直接相關,溶解度又進一步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行為。通常情況下,顆粒度越小,溶出速率越快。也有疏水性極高的產品表現出完全相反的行為,即顆粒度越小,溶出速率越慢。

如果不清楚API的理化性質而選錯方向,恐怕隻能南轅北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遺憾的是,顆粒度的鑒定就不那麽容易了。

輔料方麵,許多增溶性表麵活性劑在製劑中通常僅使用極其微量的添加(1%左右),就對體內生物利用度有顯著影響。有文獻報道,一些難溶性口服固體製劑在製備過程中,將十二烷基硫酸鈉溶解後噴液製粒所得到的製劑相比粉末直接混合製備所得到的製劑生物利用度高50%。有時,僅僅是細微改變增溶劑的比例或者使用方法,就能大幅提高BE試驗成功率。目前有非常成熟的檢測手段可以測定十二烷基硫酸鈉、吐溫等多數常用表麵活性劑在原研產品中的用量,這項反向工程檢測工作幾乎為仿製藥業內研發前期必做的工作。

工藝做的“像”

工藝做得“像”,指的是製備方法一致。如果原研產品用濕法造粒工藝,而仿製藥選擇了幹法造粒甚至直接壓片工藝,即使做到了溶出比對一致,也往往在體內表現出更低的生物利用度,通常潤濕過的顆粒在體內親水性更好,溶解及吸收均具優勢。工藝大方向的準確把握是十分必要的,通常可以通過處方組成作工藝預判,再通過一些專利信息輔助判斷。

當然,工藝對體內生物利用度的影響遠沒有處方的影響大,畢竟在產品的生產中,處方是完全固定不變的,而工藝有參數範圍,是允許浮動變化的。也就是說,在允許範圍內的工藝參數浮動,是不影響產品質量的。

評價“像不像”

評價手段,即業內公認的“溶出比對”實驗,如何建立區分性強、與體內相關性高的溶出比對方法是BE試驗獲勝關鍵。

溶出方法從何入手?我們可以先來查閱FDA網站推薦的及美國藥典規定的溶出方法,特別關注在溶出介質及轉速兩個關鍵點。降低介質濃度或者減慢轉速,都可以簡單快速地提高溶出方法的區分性。需要注意的是,介質濃度可降低的空間更大一些,轉速則要慎重選擇。當轉速減慢至一定程度時可能產生過大的係統誤差反而無法真實地反映產品差異。因此,誤差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信息。

理想的溶出方法應該是產品本身平行操作差異小,而研發初期製劑與原研產品之間具明顯差異性。如果不同批號的原研產品之間也有較大差異時,就要注意溶出方法是否過度區分了?或根本不具有體內相關性?因此多準備幾批原研產品也是檢驗溶出方法可靠性的必要手段。如果在研發階段已經有其他仿製藥公司的產品在市場銷售,那麽檢測其他品牌仿製藥產品的溶出曲線也是對溶出方法開發工作十分有幫助的。

另外,人體胃腸道不同位置會有不同的pH環境,因此pH值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如果API在不同pH條件下的溶解度不同,就更要關注pH因素,特別是在體內溶解及吸收位置的pH環境更要著重作溶出比對研究,也是最具體內相關性的pH溶出條件。多個pH環境下均與原研產品匹配的製劑產品才是好的BE試驗候選產品。

在研發過程中關注到以上方方麵麵的細節,就是從各個角度做的與原研產品“一模一樣”,也就沒理由不通過BE試驗。當然,許多BE試驗難度高的產品,如BCS IV類藥物,在體外做到 “一模一樣”,也存在較高的體內BE失敗風險。因此,選擇少量樣本(n≈10)作預BE試驗研究,可為溶出比對實驗及未來的正式BE試驗提供更多的參考價值。正因為BE試驗難,才迫使仿製藥公司不斷創新改革,不斷良性競爭,不斷優勝劣汰,也為患者帶來更多高品質的好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