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6000億美元的市場,這個病咋這麽難治

2015-08-12
|
訪問量: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在女性與老年癡呆症(Women and Dementia)全球研究綜述中指出,女性在全球老年癡呆症中一直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幾乎所有參與老年癡呆症的運動的人,都可能已經意識到癡呆對女性的影響更為嚴重。這不僅是因為女性占全球老齡化人口的60%以上,更因為她們是世界各地老年癡呆症患者的主要護理者,無論是支付費用的護理還是未付的護理。

高齡是老年癡呆症最大的風險因素,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癡呆症的患病率也將增加。2013年全球老年癡呆患者預計為0.4435億,2030年預計將增加到0.7562億,2050年將達到1.3546億人,世界上不同地區患病人數的增長速度不同,印度、中國、南亞及西太平洋地區的增長速度是高收入國家的3倍。

表一:老年癡呆症患者的預估數量(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3)



2013年,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預計約38%的老年癡呆症患者生活在高收入水平國家,62%的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水平國家;如果按目前的趨勢推測,到2050年,中低收入水平國家的患者預計將占到71%。這一數據顯示,所有國家尤其是中低收入水平國家,迫切需要製定相關計劃,以確保為患者提供合適的保健措施及社會關懷,進而滿足隨著人口老齡化而不斷增加的老年癡呆症患者的需求。

相對男性而言,女性受老年癡呆症影響更甚,絕大部分老年癡呆症患者為女性。因為年齡是老年癡呆症最大的風險因素,世界範圍內女性的預期壽命比男性更長。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更年期之後雌性激素的減少導致腦代謝出現障礙,可進一步導致罹患老年癡呆症。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在患病風險及疾病嚴重程度上也存在臨床差異,尤其是在癡呆與認知之間的關係上。

Bamford指出,年齡、性別與老年癡呆症之間有明顯的關聯,女性患病率遠高於男性。美國2/3的老年癡呆症患者為女性(320萬人)。65歲以上的人群,年歲每增加5年,患病的風險會增加一倍。老年癡呆症的流行病學表明,不管是在高收入水平國家還是中低收入水平國家,老年癡呆症普遍更親睞於女性。

在美國,絕大部分女性(58%)比男性(43%)診斷出老年癡呆症的風險高,很多女性被這一事實驚嚇著,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心理現象,女性擔主要擔心被所愛的人遺忘、成為家庭的負擔、不能照顧自己。

在非洲盡管相關數據有限,也可推斷出老年癡呆症女性患病率比男性患病率要高。

70-79年齡段女性的加權平均患病率為5.22%,80歲以上女性的加權平均患病率為19.68%,而相同年齡段男性的加權平均患病率分別為2.60%及16.85。

目前全球為老年癡呆症付出的代價超過了6000億美元,包括醫藥費用、社會照顧者勞動成本費用,特別是那些非正式的家庭照顧者。在高收入水平國家,非正式的護理費用占了45%,正式的社會護理費用占了40%,醫療費用占了15%。在中低收入水平國家中,非正式的家庭式照顧占了絕大部分。

照顧老年癡呆病人的負擔主要落到了家庭的身上。全球老年癡呆症對健康及經濟帶來了很大影響,它是一個重大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需要得到認可並在某些患病高發的國家采取相關措施,加大資金投入,應對老年癡呆症的預期增長。

此外需要對人們加強教育、打造更加健康的環境、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減少老年癡呆症的負擔。然而,如果中低收入國家的政府及衛生保健部門不把老年癡呆症提高到公共衛生的優先地位,那麽就很難保障資金的投入,進而難以提高對老年癡呆症患者及其家庭的關懷及支持。

為了應對老年癡呆症,世界衛生組織(WHO)把老年癡呆症優先放在2008年發起的消除精神衛生治療缺口行動(Mental Health Gap Action programme)中。適當比例的加強對中低收入水平國家中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保健。近期WHO主持的包括80個國家參與的部級會議中,發起了全球老年癡呆發現基金,並承諾將投入1億美元。並把協調全球行動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此外還重點強調了要提高對老年癡呆症及其風險因素的認識、建設及時診斷能力、提供優質的持續護理和服務、支持護理提供者、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及加強相關科學研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