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D2015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報告
當前,互聯網+醫療試圖強勢重構傳統醫療生態圈,改變健康管理方式、就醫方式、就醫體驗、購藥方式及醫患關係等各個環節。《reMED2015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明確提出了這一觀點。但盡管如此,在互聯網醫療領域,目前仍無足夠成功的盈利模式和適用廣泛的解決方案可供參考。
為了探索行業發展方向,深入了解互聯網+醫療產業發展趨勢,互聯網醫療中國會將於2015年7月10日~11日,在北京舉行第二屆reMED重構醫療生態高峰論壇,並發布《reMED2015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報告(第二版)》,進一步探討互聯網醫療的在重塑醫療資源配置效率、完善國家分級診療體係、優化醫保收支結構、醫療關係形態重構等方麵所能起到的作用和發展的機遇。
以下為報告精彩內容的提前放送:
診療傳統醫療行業
我國醫療衛生資源布局不合理狀況由來已久,無論是東中西部之間的地域差異,還是三級甲等醫院對基層醫院的人才、資源虹吸,導致當前醫療衛生資源分配失衡。
據2015年01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係規劃綱要(2015—2020年)》統計顯示,我國東部衛生機構總床位數超過占全國總數的40%,而西部衛生機構則僅為29%,東部較西部多出近4.2萬家醫療機構。東部發達城市的醫生資源更是比西部城市高出3到4倍。不僅數量上相差巨大,在質量上,優質醫療資源過度集中於大城市大醫院,進而導致小醫院看不好病,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而為了將患者引流至基層醫療機構,我國大力推行分級診療措施,希望通過建立和完善三級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之間的雙向轉診,讓患者的健康和診療信息能夠在各個醫療機構之間及時流動,建立起互相協作的醫療服務體係。但新醫改七年已至,我國分級診療製度的建設仍未見明顯效果。
新醫改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實行醫藥分開,取消“以藥養醫”,自2013年該政策實施以來,各地紛紛執行,政府希望公立醫院到2017年藥品收入占醫院收入比例不超過30%,而在此之前,醫院醫療服務費用低,但是由於藥價虛高和過度醫療導致醫保負擔較重,其中藥品收入占醫院收入總額的45%。
從以藥養醫到醫藥分開,基層醫院需要增強服務能力、提高就醫人數以增加醫療服務收入,公立醫院需要減少高價藥使用、防止過度醫療以降低醫保開支,實行醫院信息化管理以降低醫院運營成本。而這對於醫藥和醫院運營成本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醫院集中於盈利的需求、職能本身所需的公益性和行政幹預三者之間所產生的矛盾和問題上。醫生、病患在目前的醫療生態中也存在諸多痛點。
對於醫生,尤其是大醫院的醫生而言,其痛點同樣來自於旺盛醫療需求所帶來工作負荷重、職能本身所需的公益性與政策規定帶來的收入低和晉級難使得醫生工作壓力極大,據統計超過92%的醫生都表示日常工作中感到疲勞。而對患者來說,“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已成為公認的社會難題。
三方痛點加劇了醫療服務各方關係緊張,而缺乏相互信任導致了對本就不足的醫療資源的巨大浪費。
我國醫保行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也是一大挑戰。醫保分類不合理,政府醫保比例過高,負擔重,商保的總額低、種類少。醫保收支失衡,支出壓力大。缺乏控費機製,無法防止過度醫療,醫保基金管理模式不健全。醫保支付不便利,支付標準不合理,難以滿足投保人需求。缺乏個性化投保方案,醫保方案缺乏多樣化。
互聯網重構醫療關係
首先打破傳統,可以以患者為核心重構各方關係,提高患者在各個就醫環節的體驗是互聯網醫療的價值所在,其主要切入的是患者在醫療信息獲取、就醫流程和溝通交流方麵的需求和痛點。
目前一大熱點在線問診服務,既可向前連接健康管理,為用戶提供健康谘詢服務,也可向後連接導診掛號服務,通過在線谘詢將有需要的患者引向線下醫院和藥店。
在此之外,隨著線上社交網絡服務的興起,針對患者的醫療類社交網站也應運而生。網上患者交流平台匯聚了海量的病症醫療情況、患者就診評價和質量、藥物反應和療效等數據,不但可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相關信息交換的場所,亦可為藥企、醫院和科研機構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持,大數據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逐漸鋪開,應用價值日益收到重視。
從醫生角度切入的服務當前以移動電子病曆、用藥詞典、醫學文獻庫等臨床決策工具和醫醫社交網站為兩大主流,以打開信息孤島,聯接醫生重構醫醫關係。
從醫院角度切入的服務主要集中在就醫移動信息化和遠程醫療方麵。就醫移動信息化將醫院服務與患者的智能終端連接起來,使其能夠在手機上就完成掛號、醫患溝通和醫保藥費支付等操作。
關係重構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核心,同時如果互聯網能夠在以上三方麵重構醫療關係,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重塑醫療資源配置效率、完善國家分級診療體係、優化醫保收支結構。
隨著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的相繼成熟,互聯網醫療在醫療資源重塑方麵具備了條件和能力,借助互聯網超越物理時空的特性,推動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轉變。比如通過建立覆蓋全國的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曆三大數據庫的建立和信息動態更新,實現各級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與公共衛生服務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
借助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進行醫療服務的時機也已經成熟。我國目前已經開啟了多個網上醫院分級導診模式、互聯網醫聯體和借助互聯網的社區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平台的試點,利用醫生零碎時間為患者提供服務,擴大醫生執業半徑,助推分級診療體製的發展。
另外,互聯網可以通過減少醫保支出,預防惡意投保行為,提高醫保支付便捷度,提高醫保多樣化等方麵保證醫保行業平衡發展。
分享到: